[过桥米线的由来及故事]过桥米线的由来民间传说故事

传说 2022-03-15 专注教育 晴天

【www.jxxyjl.com--传说】

  凡是到云南昆明的人,都十分喜欢品尝驰名中外的云南风味“过桥米线”。过桥米线有什么故事?下面小编要介绍的故事就是关于过桥米线的传说和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过桥米线的传说故事一

  桥米线最初起源于滇南的蒙自县城。相传在城外有一个南湖(现在犹存),湖水清澈如碧,湖畔垂柳成行。湖心有个小岛,岛上不仅有亭台楼阁,而且翠竹成林,古木参天,景色优美,空气清新宜人,是附近学子们攻读诗书的好地方。有个书生到湖心的小岛去读书备考,但因为埋头用功,常常忘记吃妻子送去的饭菜,等到吃的时候往往又凉了。由于进食不规律,天长日久,身体日见消瘦,贤妻十分心疼。有一次,妻子杀了一只肥母鸡,用沙锅熬好后送去,并使用当地人喜欢吃的米线和其他作料放入,不但味道很鲜美,而且很长时间仍然温热。书生很喜欢吃,贤惠的妻子就常常照此做好送去。后来,书生金榜题名,但他念念不忘妻子的盛情,戏说是吃了妻子送的鸡汤米线才考中的。因为他妻子送米线到岛上要经过一段曲径小桥,书生便把这种做法的米线叫做“过桥米线”,此事一时传为美谈。人们纷纷仿照书生妻子的方法做米线,过桥米线从此流传开来。经过后人的加工改进,过桥米线越做越好,越传越远。

  过桥米线的传说故事二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刘家庆在建水县城东门坡锁龙桥头开设小餐馆,早堂售小碗米线,晚堂卖饭菜。一天,有个从四川归来的‘大新爷’从肉市买来脊肉,到小餐馆叫帮他把肉要成薄片,专门买了一大碗滚烫的肉汤,将薄肉片放进汤里烫熟,拌进葱花、芫姜、韭菜、辣椒等调料,又用小碗装米线,将长长的米线从小碗挑进大汤碗里拌和汤料吃,店主人觉得这利,吃法很特别,问他原委,回答是仿北方的测羊肉吃法弓肉汤滚烫,肉味鲜嫩。以后他天天如是,带了脊肉到这个餐馆买碗肉汤吃米线,有人问他这叫什么米线?他说:‘我从桥东到桥西吃米线,人过桥来米线也过桥,就叫‘过桥米线’吧!从此许多人都仿照他的做法。刘家庆采用李景椿介绍的方法烹制余肉汤配米线卖,并以李景椿说的“过桥”来命名,“过桥米线”之名由此而来。刘氏经营过桥传至刘世清沿袭了四代人,一直使用“过桥”之名。

  过桥米线的由来

  古时候,滇南蒙自县的南湖之中有一小岛,岛上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有一位秀才为了赶考,在此专心攻读。一每天,他的妻子从家送饭给他吃。秀才很爱吃米线,但因他家离岛较远,而且必须走过一道长长的桥方能到达,所以妻子每次送来的米线都因路远时间长而凉了。

  一天中午,妻子念其丈夫读书之苦,就炖了一只又肥又壮的母鸡。鸡炖好后,一层厚厚的黄油覆盖在汤上,又鲜又香。她把鸡肉和鸡汤装入罐中,正准备给丈夫送去,忽然有人来叫她。待她急急忙忙办完事情回来,日已偏西。她唯恐饭菜已凉,尝了一下,发现鸡汤还热得烫嘴。她赶快拾起瓦罐,带上米线,穿小道,过长桥,来到丈夫身边,将米线往鸡汤里一烫,随即捞出放到碗中。秀才吃后十分满意。

  以后,尽管秀才的妻子天天还是要穿小路,过长桥,但因厚厚的油层将汤盖得严严实实,秀才便能顿顿吃上滚热鲜香的米线了。“过桥米线”也就因此得名。方法传开后,人们纷纷仿效。有的还将切得薄薄的生鱼片、生肉片放入汤中余熟,再夹米线和菜就汤吃,更增加了过桥米线的风味。

  云南过桥米线的典故

  “过桥米线”始于清朝。相传清光绪年间,滇南蒙自县的南湖之中有一个小岛,岛上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有一位名叫张浩的秀才为了赶考住在这里攻读。她的妻子每天从家里送饭给他吃。

  秀才很喜欢吃米线,其妻常为他做米线吃,但因离家较远,而且还要过一长桥才能到达小岛,饭菜送到时已经凉了。一天中午,她煮了一只鸡和米线一起入罐再炖,汤面浮了一层很厚的油,准备送给丈夫吃。她刚要出门时,突然晕倒在地,待到醒来,日已偏西,她用手摸汤罐还是热烘烘的,连忙送去给丈夫吃,鸡汤和米线仍然是热的,丈夫吃了很满意。

  究其原因是因为鸡汤被厚厚的一层鸡油覆盖着,保住了热气。其妻从中得到启发,后来又把猪肉片、生鱼片等放入汤中汆熟后,和米线一起入罐保温。这样秀才就能常常吃到热米线了。“过桥米线”由此得名。

  后来,建水县李马田锁龙桥外有一米线馆,收集和总结了当地群众食用米线的各种烹调方法,采用汤汆米线法,很受群众欢迎。人们常常相约过锁龙桥吃米线,这样“过桥米线”就更加广泛流传开来成为闻名中外的菜品。

  过桥米线的食疗价值

  米线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及酵素等,具有熟透迅速、均匀,耐煮不烂,爽口滑嫩,煮后汤水不浊,易于消化的特点,特别适合火锅和休闲快餐食用。

  过桥米线的食用指南

  过桥米线由汤、片、米线和佐料四部分组成。米线则以细白、有韧性者为好。吃时用大磁碗一只,先放熟鹅油、味精、胡椒面,然后将鸡、鸭、鹅、排骨、猪筒子骨等熬出的汤舀入碗内端上桌备用。此时滚汤被厚厚的一

  层油盖住不冒气,但食客千万不可先喝汤,以免烫伤(注:一般封顶的油为鹅油)。要先把鸽鸡磕入碗内,接着把生鱼片、生肉片、鸡肉、猪肝、腰花、鱿鱼、海参、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用筷子轻轻拨动,好让生肉烫熟。然后放入香料、叉烧等熟肉,再加入豌豆类、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线,最后加入酱油、辣子油。

  过桥米线就是在煨好的鹅汤中加入米线和其他食品的一种独特的吃法。初去云南吃此小吃的人如不向别人请教会闹出笑活:汤是滚烫的,由于表面有一层鹅油,一点热气也没有,初食者往往误认为汤并不烫,直接用嘴去喝,这样很容易烫伤嘴皮。因此,不能用嘴直接去喝汤。在食用时应先食鹌鹑蛋,再食生片,趁汤是最高温的时候将生片烫熟。过桥米线是分食的,每人面前生片、鹅汤、蔬菜、米线各一碗。

  过桥米线的的食用禁忌

  米线在泡制过程中营养容易流失,因此米线需搭配各种蔬菜、肉、蛋和凋料,来增加营养。

  做米线要用到明矾,吃多了会增加得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过桥米线的做法相关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jxxyjl.com/chuanshuo/32881.html

  • [经典睡前故事一百篇]经典长篇睡前故事5篇

    在晚上孩子入睡的时候给讲故事能让孩子在上学期间更好地掌握阅读理解技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关于经典长篇睡前故事主要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经典长篇睡前故事5篇_给小朋友讲的睡前故事简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睡前故事推荐(点击进入↓↓↓)★ 适合讲给小朋友讲...

    发布于:2022-10-29

    详细阅读
  • 【寒食节的故事由来简短】寒食节的经典传说故事和由来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而这寒食节的来历,也确实有一段凄美悲壮的故事。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寒食节的由来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

    发布于:2022-03-15

    详细阅读
  • [除夕的传说 除夕的故事]关于除夕的故事传说_除夕是怎么来的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然而说起除夕,则流传这这样的一个故事传说。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除夕故事传说,希望大家喜欢。↓↓↓更多内容参考(详细点击)↓↓↓☆大年三十的禁忌是什么☆☆2021年牛年除夕祝福语☆☆有关除夕的谚语_描写除夕的诗...

    发布于:2022-03-15

    详细阅读
  • 【瘦西湖夜市 在瘦西湖里面】瘦西湖的来历_瘦西湖故事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那么你知道瘦西湖的来历和传说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瘦西湖的来历_瘦西湖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目录瘦西湖的来历关于瘦西湖的历史沿革关于瘦西湖的简介瘦西湖的来历历史上,扬州濒临长江,古运河贯纵全城,水网发达,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盐商富贾一方 乾隆皇帝六下...

    发布于:2022-03-15

    详细阅读
  • 【灶王爷的由来神话传说故事】貔貅的由来和神话传说故事_貔貅的文化

    貔貅是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传说貔貅除了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下面小编就介绍几个关于这个神兽的传说故事。更多貔貅的文化相关文章内容推荐(↓↓↓)貔貅的正确开光方法貔貅的使用方法关于貔貅的典故轶闻貔貅的佩戴方法貔貅正确的开光方法貔貅的传说故事貔貅...

    发布于:2022-03-15

    详细阅读
  • 寒食节的来历和传说|关于寒食节的来历传说故事

    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的,当时还未分家成韩赵魏三国的晋国人,跟随当时避难四处流浪的晋国公子重耳,风餐露宿飘泊不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寒食节的来历传说故事_寒食节的由来与传说,感兴趣的过来看看吧。关于寒食节的来历传说篇一寒食源于重耳辜负介之推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寒食节也相随而至。现在,有些人把寒食与清明混...

    发布于:2022-03-1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江夏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京ICP备18818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