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富两极分化]中国贫富两极分化原因,如何去缩短贫富差距

高考资讯 2018-04-15 专注教育 晴天

【www.jxxyjl.com--高考资讯】

  贫富差距扩大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无法逾越的一道鸿沟。一般情况下贫富问题并不可怕,只有当贫富差距悬殊巨大,特别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体制或政策不公,或者是腐败大行其道时,贫富问题才会变得复杂并且伴随着危险。正如邓小平生前所说:如果是我们的政策导致了两极分化,我们的改革就算失败了。 中国贫富两极分化原因中国贫富两极分化原因,如何去缩短贫富差距?

  1993年9月16日,邓小平与弟弟邓垦谈话时曾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人能干,但是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随时都会出现新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邓小平年谱》下卷第1364页)

  今天,全世界都欣喜地看到中国最近三十年的发展和变化,数据显示:1980-2011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8%,其中超过10%的年份就占到一半。作为大型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堪称世界奇迹。到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己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切光鲜的数字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此解决了困扰数百年的贫困难题,中国整体经济的增长以及少数人拥有巨额财富也不意味着中国大多数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相反,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占人口总数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则高达50%。由此可以计算出,中国20%的最高收入群体的平均收入和20%最低收入群体的平均收入之比值是10.7。同样的数据,在美国是8.4,印度是4.9,俄罗斯是4.5,而日本,只有3.4。这意味着,中国现在已是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

  初次分配中,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由1992年的54.6%下降到2011年的47%左右,明显低于世界平均50%-55%的水平,而美国该项指标早在19世纪就达到了50%。城乡差距,2005年中国是3.22倍,2009年就扩大到3.36倍,绝对差距首次超过一万元。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东部与中西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也没有扭转迹象,仍在持续扩大中。

  从2002年到2012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而国民收入年均仅增长13%。在同一时期,美国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6%,美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3.95%;韩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6%,而国民收入年均增长6.4%。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取样8,000户家庭做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中国10%的家庭控制了整个中国86.7%的财富。而从金字塔顶到塔底,其间的贫富差距就不言而喻了。

  贫富分化必然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特别是贫富差距逼近社会容忍底线之后。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上世纪60年代,中国基尼系数为0.17到0.18,上世纪80年代为0.21到0.27,从2000年开始,中国基尼系数就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国家统计局给出的官方数据是:2003年0.479、2006年0.487、2008年0.491、2009年0.490、2012年0.474。

 李叔同的日本后代,李叔同的日本妻子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的日本后代,李叔同的日本妻子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1942年(壬午民国三十一年)63岁2月赴灵瑞山讲经。但弘一提出三约:一不迎,二不送,三不请斋。3月回泉州开元寺,后居温陵养老院。7月,在朱子过化亭教演出家剃度仪式。8月在开元寺讲《八大人觉经》。10月2日下午身体发热,渐示微疾。10月7日唤妙莲法师抵卧室写遗嘱。10月10日下午写悲欣交集4字交妙莲法师。10月13日晚7时45分呼吸急促,8时安详西逝,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李叔同的日本后代,李叔同的日本妻子
 前排从左到右:李莉娟(李叔同孙女)、李端(李叔同小儿子)、广洽法师、李莉娟母亲(摄于1980年代)

 李叔同的妻子

  她是诗妓 却是知已

  她是上海的诗妓---李苹香,是香遍上海的名花,他是翩翩佳公子,一样的风华正茂,他们一见倾心。李叔同的日本后代,李叔同的日本妻子
  那年她22岁,他21岁。

  初恋失败后他曾一度以为此生无爱,直至遇上她。

  遇上她,她才知道世上还能有这样的女子,有不枸一格的个性,有才情迸发的灵性,有万千洒脱的风情,有善解人意的心性。白天她象是太阳,暖,晚间她就是月亮,媚。在他看来她是一朵洁静的莲,尽管一不小心沦落风尘饱经世事,但她能逆来顺受,灿烂地欢娱,积极并且美丽。

  她给自己的居室命名为天韵阁。

  他第一次踏入天韵阁时便赠她七绝三首,她大赞他的才华,同样用心地作诗回赠。

  当文字遇上知音,近乎于爱遭遇爱。

  他来,她满心欢喜,她将备好的酒亲手斟满,他们相对地席地而坐,以诗酒唱和,忘形又情趣,兴致处,他们常常会相视而笑,每每有称心的诗词便会不约而同地击掌欢歌。

  这样的快乐分明象梦,却又真实地存在着。妻子俞氏不具备的,她全有,在她这里,他得到了最好的情感补偿。



  基尼系数困扰着中国,然而,现实中国的基尼系数到底是多少?谁也说不清。但人们却从社会现实中感受到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与其说基尼系数困扰中国,不如说是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困扰着中国。造成今日中国贫富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的收入分配不公。其结果是,一方面,分配不公催生了一个个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具有别人无法企及的快速敛财的捷径。

  另一方面,分配不公造成的愈演愈烈的贫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即经济问题转化为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中国群体性事件频频爆发,社会矛盾与风险日益突出,其主要根源就是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的复杂局面越来越难以控制。而且,所形成的新三座大山令收入低下的社会底层民众感到极大的生存压力,积聚的民怨越来越威胁着社会的稳定。

  英国诺丁汉大学终身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撰文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邓小平生前提出的小康社会或者共同富裕,相反,中国社会群体和地区间的收入差异已是领先于世界,中国面临一个荒唐局面就是经济增长越快,收入差距就越大!

  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链老先生撰文指出:中国贫富差别太大,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首要原因是腐败和垄断。当政府的行政力量越强大,寻租的机会就越多,权贵们就越霸道。这种怪圈跟中国过去历史上出现过的怪圈一样,实际上是走不出来的。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尊严,不是来自于GDP总量与政府所拥有的庞大财力,而来自于民众与政府之间基于互信的良好政治关系。无论是近现代西方还是中国古代,对人民与统治者的关系都有很好的阐释。美国总统林肯那句民治、民有、民享道出了美国政治的精粹。中国的孟子曾将人民列为统治者的三宝之一(其余两宝是土地、政事)。那句源自战国的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经过唐太宗李世民引用后更是流传千古。

  中国今天面临的贫富差距,从本质上看,也折射了中国畸形的社会形态,无论是城乡之间还是官民之间,都存在着非常普遍的收入分配不均现象,收入分配不均也直接导致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人们的不满既包括党政事业机关工作人员与国有垄断企业之间存在的收入差距,也涉及到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以及私企、外企员工的收入差距,更包括每天支出在1美元以下的贫困阶层以及遍布城乡的失业者与未充分就业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中国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贫富问题曾经导致一次又一次的血腥内战,中国自夏代大禹王朝至清宣统退位,史家公认的五大盛世加起来不过300年,而见诸史料记载的战争就有3800余次,死伤最惨烈时几乎灭国。历史的教训再三提醒我们,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完全取决于执政者制定的政策是否公平,如果中国的繁荣和发展只是为了维护利益集团的掠夺敛财格局,绝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繁荣和发展的成果,中国将会又一次陷入巨大的社会动荡或灾难之中,这绝非危言耸听!


 推荐阅读:如何去缩短贫富差距?中国贫富两极分化原因,如何去缩短贫富差距?




  刚刚过去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中国科协对外发布了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其中提到,男性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达到9.04%,明显高于女性公民(3.38%)。有人问,我国男女之间的科学水平竟然相差这么多?

  差距大的还不只男女之间。记者梳理发现,此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不同性别之间,在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年龄段人群之间,公民科学素质的水平也不甚平衡,这其中又以城乡之间的差距为甚,前者为9.72%,后者为2.43%,城乡之间在经济上的贫富差距,已在某种程度上投射到了公民的科学素质领域。

  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一差距,又如何应对这种不平衡?近日,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解读最新一次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

 城乡间、东西部间的科学素质鸿沟难以消除

  此次调查的范围为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调查时间为2016年3月~8月,其结果显示,2010年城镇居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为4.86%,农村居民为1.83%;5年过去,前者的水平提升到了9.72%,而后者仅提高到了2.43%。

  再往10年前看,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的城镇劳动者(这一调查对象与第九次的调查对象城镇居民并不完全相同,农村亦然记者注)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2.37%,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0.72%。

  10年时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地区间的差距也在拉大。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北京和天津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分别为18.71%、17.56%和12.00%,位居全国前3位,已达到了美国和欧洲本世纪之交时的水平,但其他省份的水平则参差不齐。杨文志表示,就整体而言,东西部之间差距在加大。

  在杨文志看来,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在于公众接受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的机会不均衡。公民提高科学素质主要依靠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三方面的工作,每个公众获得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的机会及成本都不相同,自然也就造成这种不平衡。

  更为重要的是,每个公民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社会水平不同,其相应接受的教育、科技信息也不甚相同。

  另一个因素在于,公众个人主观因素差异导致结果的不同。杨文志说,公民自身的主观愿望、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对知识的兴趣等都不同。比如,在经济社会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公民自身的需求从物质转向精神层面,对科技的需求和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更加强烈,更加积极通过互联网、电视等渠道主动获取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科学素质,也就拉大了与其他公民的差距。

  可以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不平衡性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样长期存在。杨文志说,这种不平衡无法根除,只能缩小。

 公众关心的话题,是科普的切入点

  要缩小公民科学素养上的差距,在杨文志看来,还是要加大投入,加强科普服务均衡化和均等化,更加重视薄弱环节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从整体来看,过去5年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已完成了十二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5%的目标任务。



  杨文志称,这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以来,绝对值增长最快的阶段,相对其他一些国家,进步也是较快的。

  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在杨文志看来,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投入的不断增加。据统计,2013年科普经费达到132.19亿元,比2010年提高32.83%。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共建有科技馆410个,科技博物馆678个,开发制作流动科技馆134个,全国科普大篷车保有量865辆,对全国92个科技馆进行免费开放试点。

  从最新的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公民对科普设施的利用情况与美国大致相当。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中,我国公民参观过各类科普场馆的比例依次为: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22.7%),自然博物馆(22.1%)。而2012年美国公民参观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的比例为25%,参观自然博物馆的为28%。

  杨文志说,了解公众关心的话题和科普需求,是推进科普、进行科学传播的切入点。正如此次调查所显示的,科技事业的发展与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紧密相关,相辅相成,公民对热点话题的广泛关注,也体现出具备科学素质的群体更加关注并积极支持科技事业发展。

 做好科普,别让年轻人择业过分强调收入

  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科学技术类职业在我国公民心目中的声望较高,在公民最期望子女从事的职业中位居前列。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常有一种家长希望孩子报考金融、管理等专业的印象,也有数据显示年轻人离与科学相关的职业越来越远。2012年中国科技馆与巴斯夫公司对随机抽取的1383名6岁~12岁的孩子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4成孩子的愿望是当科学家。


  对此,杨文志认为,公民对从事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兴趣确实在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与科学相关的职业对公民自身素质要求很高,普通公众要想在与科学相关的职业中获得成果需要更多的毅力和付出。

  此外,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过分强调收入的社会价值观对公民的职业选择有很大影响。

  这也说明我们的科普工作做得还不够,公众对科技的理解不够。杨文志说,我们要看到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公众积极主动从事与科学相关的职业。他希望年轻人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积极投身到与科学相关的职业中来。

本文来源:https://www.jxxyjl.com/gaokaozixun/4897.html

Copyright @ 2011- 江夏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京ICP备18818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