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 2022-09-29 专注教育 晴天

【www.jxxyjl.com--三年级数学】

  常常和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问题,不少小学家长提到孩子语文英语成绩还不错,但是孩子的数学成绩就老师拖后腿,数学成绩很少能上90分。 小学数学难吗?答案是否定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小学数学之简易方程

  1、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和算术式不同。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

  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解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解方程的方法

  ⑴ 直接运用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去解。如x-8=12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被乘数×乘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⑵ 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解。如3x+20=41,先把3x看作一个数,然后再解。

  ⑶ 按四则运算顺序先计算,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如2.5×4-x=4.2,要先求出2.5×4的积,使方程变形为10-x=4.2,然后再解。

  ⑷ 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如:2.2x+7.8x=20,先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使方程变形为(2.2+7.8)x=20,然后计算括号里面使方程变形为10x=20,最后再解。

  小学数学度量衡常用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相关文章:

1.小学数学法则知识归纳整理分类

2.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版知识点汇总(含北师大版数学)

3.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

4.小学数学必备概念知识点顺口溜

5.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期末复习归纳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jxxyjl.com/sannianjishuxue/58165.html

Copyright @ 2011- 江夏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京ICP备18818288号-1